醫藥格局改變!大批藥企或將退出市場 Date: 2018-12-26 10:38:05Pageviews: 103 【 四川航匯國際物流 市場分析 】“4+7帶量采購”是最近醫藥行業中不得不提的一個熱點話題。12月6日,“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開標。業內分析,這次招標,醫保局的決心顯而易見,醫保局作為支付方的訴求已經非常深刻地體現在了招標規則的設置里,而這次帶量采購更重要的是推動后面競爭格局的演進。 與此同時,醫藥股市方面則對預中標的結果給出了反應:貝達、復星、麗珠、海正等在內的幾只醫藥白馬股明顯下挫,而更慘的莫過于樂普醫療,兩個品種沒有入圍已經很“受傷”,消息傳出后,股市上更是遭遇了閃崩,最后跌停。 (醫藥格局徹底改變!大批藥企或將退出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涉及此次集中采購的制藥企業,泰格醫藥、藥明康德這樣的龍頭CRO公司的股價也是同步跳水,并且延續當天的跌勢。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猜測:這是否反應了投資人對今后一致性評價業務縮減的預期呢? 醫藥板塊已經開始“跳水”,有研究人員指出,降價幅度很快體現在企業明年的營收上。以恩替卡韋分散片為例,該產品截至2018年6月30日實現17.36億元銷售額。此次以0.62元/片價格預中選,僅為原來價格的1/10,2019年同期銷售額大幅降低已可預見。 針對“4+7帶量采購”,也有分析人士指出,“70%市場,唯一中標”的帶量采購,更重要的是,談判價格可能很快全國跟進,國內醫藥市場格局將徹底改變,藥品市場大洗牌,大批藥企或將面臨淘汰。 事實上,帶量采購是醫改大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有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這是我國多年來藥品采購一直爭取達到的目標。可以說,帶量采購勢在必行。而隨著這種采購模式的真正落地,藥品生產、流通環節將強者越強,大批簡單、重復、產能低的企業或被淘汰。 有關部門則就“4+7帶量采購”發表公開講話,其中就提到:“4+7,我不希望一味跟風,因為改革需要一個相對比較安定的環境,同時也不希望在這個基礎上再出新政,再降一次價”。由此可見,關于“4+7帶量采購”的后續跟進,僅靠跟風是不夠的。 另外,“4+7帶量采購”后“一致性評價”是否會成為“一次性評價”也成為業界的擔憂。專業人士認為,試想低價中標的企業很難再有動力在藥品的全生命上下功夫,到是如何降低藥品的生產管理成本成為了螺旋式降價下企業技術開發的核心訴求。 再反觀當前一致性評價的現狀,仍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一邊是幾家大型藥企積極開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另一邊是一些地區的藥企,對于做一致性評價、過一致性評價仍然缺乏緊張感和緊迫感。 如果說“4+7帶量采購”對于中國醫藥產業是一次風暴,那么一致性評價就是這次風暴的前提。不過,無論是一致性評價政策,還是藥品集采政策,甚至是即將開展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這些政策都是國家醫藥改革頂層設計下的重要一環,環環相扣。 相關方面也表示,希望通過“4+7帶量采購”,促進一批不合格企業兼并重組、破產關閉,提高醫藥市場、醫藥生產、醫藥物流的集中度。而作為帶量采購的重要支點,業界分析,強化醫保支付,將醫保局的下一步工作重點。 Previous: 進口水果具體流程、需要單證以及注意事項 Next: 11月醫藥大事件之榜單篇:各大排名陸續出爐 |